虛幻的理解

大腦的研究說,情緒兩字只是解釋一種現象的用辭,事實上,我們的感覺,是當下的事件與過去相關聯、類似的記憶連結而帶出來的回憶再現。

如果真是如此,我們怎麼教人理解,假如那人沒有過類似的經驗?若填上的僅是憑空,抑或程度不一的想像?在不瞭解對方的情況下,期望他們能從我方的角度出發,實太過虛幻,宛如孤注一擲。

而因此我們能掌握的是什麼? 我們無法確知對方的過去,但也許,彼此眼下的需求、興趣、嗜好、個性是較能知曉的,這便是溝通之時得以運作的地方。

About Want Want & CNS Acquisition

Few words in English for quick understanding about Want Want & CNS Acquisition(旺中).

Recently, Want Want Holdings Limited(旺旺集團desired to acquire China Network Systems(中嘉網路) but only after 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NCC,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s permission. On 7/25, NCC has made its final decision that the acquisition can be done if several criterias are met. 


However, lots of people showed their concerns that Want Want would become the dominate player in Taiwan's media industry, which is a potential threat against freedom of speech. Disappointedly, Want Want didn't act well when critics showed up, and this is why I'm sharing the news.


There are some online posts related to the event which made it become easier to understand:
From Wiki(維基百科), from people with enthusiasm 1: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懶人包2:Baboo's 懶人包.

Also, here are some related personal post about the event and a student anti Want Want & CNS Facebook page.




硬體、軟體、服務:何者最有賺頭?

Apple 近來的毛利率實在壯觀。無論是 47% 的營業毛利率,抑或是 39% 的營業淨利率,對於一個以硬體銷售為主的公司,都是前所未聞的數字。

最好的呈現方式,即是透過圖表來比較 Apple 與另外兩大以平台為主的競爭對手的營業淨利率,包括 Google 和 Microsoft。

Microsoft 發明了以銷售軟體為主要業務的獲利模式,同時,由於軟體的再生產容易,自然帶來了可觀的毛利,一般來說大約是 80% 的營業毛利率。不過就整體而言,公司較高的研發、銷售與行政、管理費用,平均看來使得營業淨利率降到 37%。有趣的是,縱然Apple 擁有一個較為不利的因素──必須真正地從零開始打造所有的產品,卻有辦法擁有超越這個數字的表現。

至於 Google,雖然省下了存貨與工廠的負擔,但為了維持其搜尋業務的發展,基礎設備的投資仍舊侵蝕了它的營業淨利率,徘徊在大約 33% 的位置。

依據圖表,可以看到 Apple 挾其優異的獲益能力,步步進逼這兩家指標性的公司,甚至在最後一季的時候超越它們。為什麼 Apple 可以做到?主要原因來自於其獲利甚高且成長動能不斷的 iOS 業務,將其整體的營業淨利率帶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

文章的標題談到,各自以硬體、軟體、服務為核心業務的獲利模式,到底何者才是最好的?在看到前述提到的後來居上的例子,或許會順理成章的認為,以硬 體作為核心的是贏家。然而,如此不免有些錯看 Apple 成功的因素。Apple 之所以成為科技業中最具價值的企業,肇因於硬體、軟體與服務的結合,它,是第一且唯一一家達成這個目標的公司,並滿足了大多數消費者的期望,才使它擁有現 今的地位。

-
註:
簡單來說,上述之公司營利相關名詞解釋如下:
營業毛利(Gross profit)= 營業收入(Sales/Revenue) – 營業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營業淨利(Operating income)= 營業毛利(Gross profit) – 營業費用(Operating expense)
營業毛利率(Gross margin)= 營業毛利 / 營業收入
營業淨利率(Operating margin)= 營業淨利 / 營業收入
有興趣的,可以上 Wikipedia 搜尋更詳盡的解說。

(文章來源:Asymco;圖片來源:aresauburnCC Licensed
   

最大的武器

真的有種感覺是,每一球、局、盤都是新開的一個頁面
從他臉上感覺不到什麼情緒,肢體動作很少,幾乎無法捕捉他的思緒
相較之下,大多數的選手,不用看過 Lie to me 也可以清楚地指認他們當下的感覺

這是什麼?抗壓性?前陣子很紅的淡定?抑或是什麼?

他也曾提過,剛晉身職業時的他不是這樣的
他也曾經會暴躁地摔球拍,情緒不穩
一次次的練習,我想,這才是我們得以一再見證他的傳奇,的最大武器。

情緒影響我們至深。
誰能掌握,區別就在這裡。

these Days

Days passed, and nothing special happened...
Days just passed, soon and gone nowhere.

最近在 TechOrange.com 寫了些文章,說是寫,也不盡然,「編譯」這詞應該比較好。
就除了針對某篇特定的文章進行翻譯外,還會找些相關的東西來擴充它
而不是單純的翻譯。

有興趣的可以稍微關注一下: http://techorange.com/author/groveyt/

我想我對感情這事情也許真的不是很拿手,也很頭痛
總是想問問老天說,是不是我太嫩,還是這本來就很無常

從來沒有清楚的答案

也這樣一步走一步,又穩,又不穩
Adele 的歌恰好很符合這樣的心情。

懶散的感覺,試圖掌握住我全部的時間
也許這就是潰敗的起點。

事在人為,求盡心盡力。

有幾件可以把握住的,就抓住它。
如果總想等到最好的再來,再想說我再投入全力,那也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