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the Future

我也許沒有辦法繼續參加多場運動。也許也沒有需要繼續參加。我在其他地方可以/應當有更多的發揮。 台灣人面臨諸多的問題,而我試圖辨別出重要的根源並加以處理,然各種因素其實互相影響、牽扯。但我想,許多問題作為表徵呈現在眼前,其實是互為表裡的其中一面,映照的鏡像反射。

這映射來自微小的個人,個人更映射自本身的內心,源頭是我們的價值觀、信念、對於意義的認同。如果要完整的解決眼前的各種問題,每個人的涵養無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政治乃眾人之事,(其實每件事情皆與眾人有關),所以我們無法也不能脫離整體群眾來思考或運作,那將面臨龐大的風險,雖不是必然失敗,但非長久之道。直接有效的聯繫與交流在群體裡頭有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我歸結出兩點,要完整地解決當前的「停滯」,可從「塑造涵養」然後進入「融入群眾」的兩個步驟開始著手,這兩點是有層次的。

我擅長保持距離、作暫緩後的或站在他人角度的思考,這在當前有什麼幫助、用處?

回應需求開始。

從兩群人的撮合、對話開始,或是對於結合來使力,讓容易被粗糙對待或易生激化的衝突對立的場合,我可以在現場吸收學習判斷資訊並在之後加以整理並辨別出根本然後讓再次的投入更具有實質上的意義。

說來還是模糊,可如果只是提供技術的參與而少有實質的參與,那也不會是我所想要的。投入什麼,但可以小部分的分享,這樣的搭配是我所比較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