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ect of Life

p, li { white-space: pre-wrap; } if i am tuning into a machine..... will i ?
will i be cold ?

如果可以避免流淚、厭惡、害怕,那為什麼不做?

從來沒有做不到的事情,重點永遠都在有沒有心。
沒有心,還用冠冕堂皇的話語去妝點,令人心寒。
尊重生命。
respect life
我們少有機會體會到生命的珍貴、真切、可愛
如果能對生命有更多的認識,
也許我們比較不會輕視他人,
也許我們會珍惜身邊每一個人,每一個人,每一個人。
因為沒有親身面對,所以我們可以輕易地做出些決定,
假如ㄊㄚ就在眼前,我可以還會能夠做一樣的事嗎?
隔了一層、兩層的距離,讓我們可以冷靜/理性/宏觀的辦事?
人有很大的力量,別小看自己,也別小看ㄊㄚ人
注意,只要有行動,便會有人有所注意
堅信自己。

Nowadays

p, li { white-space: pre-wrap; }
  資訊、科技、媒體的發達讓訊息得以快速流通,從發送到接收的距離大大減少,
讓人有種輕易地與世界接軌的感覺。
各式分享、連結的服務並起,將人們緊密地串連在一起。
最後再透過你我手中的高端載具完成這連接你我的最後一哩路。
大量的資訊耗費大量的時間去吸納,又容易形成疲勞,
結果到底我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時間去哪了?

行動準則

大多數時候,大多數的事件,沒有對錯、好壞
那怎麼行事?

在各方都有機會對等的表達意見,協商,取得共識後的行動
我想便是普遍可被接受的。

雖然我們都學到說,民主比起專制,人們可以更加平等的表達意見,尊重彼此
然這並不代表民主體制便是完善或是全然OK的
體制中各式各樣的參與者擁有不相等的權力、資訊,成就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力
因此最後的決定其實是各方角力後的結果
其中的規定可能削弱了權力、資訊不平等的影響
然然然,只要規定稍有不慎,便可能讓佔優勢者掌握了多一點的影響力。

規定不會完善
所以結果常不見得是各方平衡地影響而產生的。

(因此因此思及至此則不會被依法行政等冠冕堂皇的用詞而蒙蔽)

透過這次事件,我想我的行事準則會是:
「當我認為有一方的聲音無法平衡地表達、被表達時,我就可以行動。」

為什麼要特意列個準則?
因為我常常不知所措,面對他人的質疑時常常也無從回應起
最後常常在思考東思考西(事件的緣由、參與的後果、我行動的理由...等等)後
沒有行動
而這又常常讓我後悔。

如果有人對這串有任何想法的話,還請不吝指教。

March 28th

p, li { white-space: pre-wrap; } 我想我對自己又多認識了點
猶豫、找理由、想之後,就是少了那麼點的動力
輕輕小力的一推,就能越過最大靜摩擦力
想太多嘛?可能是。
但其實抓到了一點的直接感受,便可以勇敢
我們難得遇到覺得如此真確的事情,遭受蔑視,強硬蠻橫的刻意忽略
*政府便宜行事,然後得耗用更多的成本來弭平
*第四權何在
*在這號稱自由民主人權的國家六七百人的警力與三四百名的群眾
*誰站在誰那邊,政府挺建商,人民靠自己
*街頭無奈的對抗(群眾vs警察)(雙方都有不甘、不願)真正有權決策者躲在哪裡
是誰讓原本不相干的兩群人得從凌晨對峙到日出,然後互相拉扯、衝突?
*建商西裝筆挺指揮員警,對王家當面冷嘲熱諷
這是權力的濫用,怎麼說怎麼難過,怎麼生氣。
怎麼能忘記昨晚、今早凌晨、到現在?
這僅僅只是少數的聲音嘛?至少這次我不信。
凌晨時分,少數關注的媒體,重重的圍阻
消息被限制住了
雖然我們有網路直播、文字現場報導,然又能傳達到多少人的耳裡
媒體、媒體、媒體
媒體、媒體、媒體
誰可以幫助我們?我們可以利用什麼工具?
當資訊無法散播的時候,再正義的一方仍然只會是弱勢的一方
其實我們有很多工具、很多工具、很多工具
電腦、攝影機、智慧型手機
Google hangout, justin tv, twitter, facebook, plurk?
如果今天有個Google的工程師在現場,他會做什麼?
早上高會課時候很心不在焉,思緒怎麼轉都回到這事上頭
下午在總圖前曬陽光時,發現天氣很是晴朗,微風徐徐陽光和煦
有種世界依然運行的感覺
地球依然轉動
我也不求我父母支持,我知道這絕對很難,屢次屢次
但我想要解釋,讓他們至少知曉點所以然,為什麼他的兒子這麼想,然後又想這麼做
這是無法平復的無奈、憤慨
如此無力
如此無力 

從我媽開始

最近一些什麼事情,我都很興奮的跟我媽講
想要得到她的一點點認同。
但時間不能太長,不然她會轉去注意力,也不能沒重點,因為時間真的不多
同時,也不能一味的想要說服她(屢試80%敗)
畢竟我們總無法輕易地將自己的想法灌輸於他人,所以我常跟她說,這樣可以理解嗎?

「理解,就好了。」

我知道雖然她點頭,但她仍然不贊同,很大一部分有強烈的反對
也會試圖想要說服我「幹嘛一定要那樣?」

「所以我最近慢慢發現溝通、表達的能力很重要。」

如果我沒辦法在幾分鐘內把我的想法組織起來用短短幾句話跟她說明
那即使有一長串的對話也無法幫助我們彼此瞭解

------------------------------------

對於零貳社這次的行動
我所企求的是「理解」,理解兩個點
除了理解其行動背後的動機、目的、意義外,也希望包含採取此方式的原因

動機、目的、意義包含:
對蔣中正銅像為何立在校園,以及蔣中正個人定位功過的思考
還有二二八這段我們不熟悉卻實際上離我們很近且影響深遠的歷史。

採取此方式的原因包含:
為何零貳社不採取其他行為表達其理念,不含外部成本又成功引起眾人有效討論的方法
真有這樣的方法嗎?如果有那會是怎麼樣。

為什麼要理解?因為光針對手段本身進行思考、評論沒有助益
我怕中間用了太多等號(譬如:潑漆=髒亂=不好、對銅像惡搞=製造衝突=不應該、、、)
如此一來整個事件最後只會被概括成一個「不好」、「不應該」的行為
(當然站在另一方就變成「好」、「為所當為」的行動)
這樣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事件已經出來了
我想大家如果站在一個願意理解的角度那我們就很有可能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衝突難免,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更何況一間校園內、一個城市、國家內
那那那如果可以有多一點理解、溝通、討論的機會、時間、氛圍
那就再好不過了。

年後,開學前/ 深夜

Neeeed some time to calm, and to think.


*Baby&Life
這永遠是個驚奇的時刻,一個躍動在你眼前的小生命,充滿希望,小小的,有無限可能的
辛苦、難過、可憐、難以承受的時刻
不是說說而已,談笑之間也無法真實理解的感受
非~~~常神聖的過程,也很神祕(耗費大量能量,突然迸發的一刻)
對吧,對吧,在這刻大家都很真誠的被這小小的東西給打動
很驚嘆吧
可能也聯想到了類似的經驗,對於有過養育經驗的父母
Life
從來不只是說說
說承諾,說我願意,說我捨得
一步一步踏下去才是真的
談笑從來不是全部,說得總是容易畢竟我們不在那當下,我們不在那當下。
(Though想法的確佔一大部分。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And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What we think, we become.

Margaret Thatcher


Changeable life and the Trip
多少次以來,我總感慨:「一路走來,我抓住了什麼?」
從來,我不認為我穩穩hold住了什麼,覺得握緊的、擁有的,總在不久以後失去
每次想每次無力,感傷難過也不知道該怎麼改變
漸漸的某種程度覺得,或許這就是必然的
永久的事物,則不會讓我產生感覺,unattached
所以,這樣的感受大概是自然的吧。
MOMO說的跟我想的差不多,原先以為難以成行了。
難得,難得。
上次齊全的時刻,是高一下吧,去阿以家玩幫她過生日的那天!
回頭看時便覺得這些點點,點點都串在一起,一滴一滴成就了今日的種種
How & Why & I Don’t Know
哇哈哈反正我很開心那我也很想繼續珍惜。
對了,about FRIENDs
在某些時候,我會覺得,有些時刻,真的就是一個人,蝦狼碼毋法度
總有得獨自面對的時刻
今天在醫院,順手想到在靈前時
這便是我們需要朋友的時刻,可能真的做不了什麼事吧,但不知道為什麼
光是那個存在,就表示了多少,多少
我想我們不要害怕開口,不需要害羞要求
We got times that we need people. Just need someone to be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