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第一個兩位數天

....打標題實在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常常我的內容會亂跑.....
 
今天的體育課,哈哈,我想這是必然的結果把,就算今天不會明天也是會的
一大堆話中,某人說他幹麻諷刺其他老師
恩,我不知道,我想到的是另一件事情
爆料文化,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個名詞,說台灣媒體的
其實大眾好像也有,恩,說不定是受到媒體影響的,也說不定其實是反過來大眾影響媒體的
原因不是重點
重點是有這樣的現象,在學校也是,聽老師爆料,好像很好玩!?
對不對?誰知道
某某說,這樣是OK的押! 
或許把
客觀的呈現才是妥當的把?
加入主觀意見的呈現,加上爆料台僅此一家,造成的結果就是......? 
然後就跟很久以前一樣...  然後,是誰的錯! 真是搞笑..........
 
職責?本業?
時間會證明一切,好俗的一句話唷,不過感覺用在這邊很對~
 
話說今天的公車司機竟然!!!!!
不一樣
害我很不舒服的說,加上灌了那杯奶茶.....
天哪
生平第一次會做公車想吐..............  司機先生我拜託你.........

陣雨天

 
今天是很不好的陣雨天
 
我一下公車,就開始下雨,哈,我是雨男XD
說實在的,下雨其實也沒啥不好,雨天的美術館,很漂亮呀,那有著雨點的水灘!
 
最最最後,咱來到了咖啡店,聊天,還為了安心的聊天,索性吃了晚餐XD
講了很多,全班
其實這篇的 MANIN IDEA 是,今天全班講了講,講到在場的、今天的組員
我們不認識XXX耶, 唔~~~~~~
好像漫畫的情結
結果突然
我們也不認識XXX耶
更像漫畫的情結了....................
還有
聽到了個問題,沒回答,因為淹沒在人聲中了,但是我記得。
 
 

問你的心把?

根據剛剛看到的回應,引言下了題目
 
問問你的心是怎麼想的把?這樣的動作可稱作"人性"?
心之所向即是人的本性,就是最自私也最原始的念頭,這是我的定義。
 
去年暑假,卡內基學了很多,恩,或是說見識很多!
很多東西早已隨著時間或不在意消失在記憶中了,不過,有三個很強烈的字語,我記得
三個不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恩,在講到這三項的時候,我們的講師,至今還記得他的名字,因為卡內基的方法
我們的講師說,這的確不容易做到,因為這不符合人性
不符合人性,但我們還要做,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做這樣的事情
現在我想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些什麼,中國傳統的禮教
恩,為什麼我們必須要這樣的強迫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呢?
有些人,不這樣,脫離了群體,沒錯,這邊答案就出來了,因為群體、團體
因為我們必須與其他人一同相處
好啦,到此,只是想說,[問問心把?],這句話,不適用於每一件事情,
但是到底適用於哪一件事情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
 
恩,樓下那篇文,無意間看到的
這樣對任何人都一樣的態度,實在令人敬佩,真的是敬佩,一個人怎能對所有人都做出同樣的事情,擺出同樣令人歡心的微笑,又不是機器人,看到人總是會有想法的把,恩,厲害!

轉:沒有愛

轉錄,節錄自某隱形看板
 
褚士瑩逍遙遊
                                                                        
沒有愛
                                                                               
從小我就是一個重情分的人,所以對於知恩不報,跟父母吃飯不搶著付錢,寫信不回,拜託醫生特別關照日後走在路上卻裝做不認識的病患家屬,不給畢業班學生E-mail地址的級任老師,或是在十字路口接受行人禮讓卻不道謝的駕駛,特別義憤填膺,明明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卻弄得自己一肚子氣,最近有讀者提醒我,其實人也分好幾種,有多情的,中情的,自然也有寡情的跟無情的,所以不用太介意,雖然這樣說有道理,但是總覺得必須節節敗退接受這樣的世界,難免有些哀傷。
                                                                               
每年情人節過後,總有收到巧克力的人卻苦惱的,也有因為沒有收到花束而傷心的,究竟
應該怎麼想人情這件事,確實有些困難。
                                                                               
最近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在緬甸遇見一位修行很高的三藏比丘,他除了因為學問很好之外,特別因為仁民愛物,連一隻叮咬他的蚊子都不忍心趕走,辦教育給附近窮人家的孩子,幫助佃農度過難關而受到敬重,受同行的一個朋友對於宗教很有興趣,便問那位比丘:『這輩子您所追求的目標,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的話,您會怎麼說呢?』
                                                                               
那位南國的出家人對這個外國人奇特的問題想了一下,然後微笑著說:
『如果我這生只能求一個成就,那我希望此生沒有愛。』
 
 
我這位朋友原先以為他必然聽錯了,結果再問一次,比丘還是說一樣的答案。
                                                                               
因為有愛,所以我們對於伴侶的忽略或不忠,感到無法忍受,對於愛人的分手或逝去,像是自己的一部分也跟著死去。但是沒有愛的話,我們又會如何?
因為愛,看到街頭無家可歸的遊民或流浪貓狗,我們覺得痛苦。                                                                         
也是因為愛,父母對自己親生的一對兒女,老師對班上的三十個學生,明明就有所偏心,但是被問起來卻打死也不願意承認,堅稱手心手背都是肉,對大家一視同仁。
                                                                               
如果沒有愛,就沒有遠近親疏的區分,自然就沒有失去眷戀事物的痛苦,也不會因為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而喜不自勝,沒有愛聽起來是一個多麼奇怪的目標,但是仔細想過卻是多麼真實。
                                                                               
『那麼對於佛陀的愛呢?』我這位朋友還緊追不捨,但是比丘已經不再開口回答。
當天晚上我想了很久,沒有愛不代表殘酷無情,也不是什麼都不愛,如果一定要說的話,或許更接近什麼都愛,德蕾莎修女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當一般人的情感自然趨近美麗的事物時,她卻連人見人怕的痲瘋病人,都有愛的能力。
                                                                               
出家的人離開家庭,並不代表著就不再愛父母家人,或是殘酷地斷絕與親人的往來,而是藉由距離,培養愛更多非親非故生命的能力,尤其是那些醜陋的,不被鍾愛的,甚至讓人畏懼的。
如果沒有愛,我的生活是否會更簡單?如果生意人沒有愛,是否更容易成功?如果修行人沒有愛,是否更能接近智慧?
   

這就是工作

有所感, ㄜ ㄅㄠˋ ㄊㄜ ㄌㄜ ㄔㄨㄧ ㄆ
 
 
總覺得跟大家想得不太一樣 "事情就是這樣呀/這就是事實"我對自己說
OTHERS?
或許是見過的東西比較多,哈哈,自誇,不過我的確是這樣認為的
 
導遊,這是工作,他說的沒錯,就是這樣,這就叫做事實
 
突然意識到,自己對這句話所表現的態度,可以稱之為:習慣or妥協 把?
 
見過的東西越多,越來越習慣,習慣這件事情就是這樣,這句話就是這樣
 
為什麼?為什麼我沒有這樣的反應?
 
我想,角度不一樣把,恩,告訴自己
 
恩,小班,我不想做臆測,不過看來很可能情況就是這樣,我不知道,希望大家都能接受。

I am back

 
I am back
 
台北很濕
 
台北很熱
 
台北很髒
 
台北很亂
 
縱使 事實 是這樣,我還是回來了
 
十七歲的我,旅行的意義不在那樣的簡單
 
謝謝大家
 
謝謝˙小班
很用心、很有原則的你,使我們的旅途增添不少歡樂,你的分享,使我們的教育旅行名符其實呀
 
謝謝˙秘密四人  Secret Four , Ha Ha
帶來歡笑的你們,使我不寂寞,一路上的一切能跟你們一同分享,才真的有意義
To GUYS:自第一天的 COINCIDENCE,秘密四人早已成為我天天的期待,
我很享受這個"聚"
有你們,真好
 
謝謝˙校長、會長、秘書
規劃安排活動的你們,很盡責的照顧我們,也讓我們著實感受到了所謂的自由,
多謝你們的盡心、盡力
 
謝謝˙眾團友們
我們或許很熟,亦或許不常講話,但有你們作伴,使旅行不是勞累,是享受
我們一同經歷一切,切記
 
感性時間,是報酬率最高的時段,犧牲再多的睡眠也無妨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要向前看,但永不能忘記過去

一期一會

永遠都不會結束

總是這樣的,世間的一切總是這樣的

你們還年輕,有下一句嗎

悲傷

同學,我也多麼想依賴在灰色天空下,或是倚在公車候車亭,或是坐在機場的地毯上

但是我十六歲半了

明天,我得一如往常的邁出腳步,堅定且穩健的步伐

音樂,不管是樂器還是人聲,都很有力

最後的握手,很緊,很用力

末之言

大家相聚的日子很少,在彼此的生命中更顯得短暫

記憶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淡忘,忘了對方是很自然的必然 

只希望能留下這份美好的感覺,那就足夠了
 
謝謝這段旅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