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發表日

禮拜四,下午第二堂,也就是兩天段考夾的中間那天
 
對某人的文所感,
 
我們都要學著去跟別人 cooperate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每個人犧牲一點,退個一兩步,身子軟一點,語氣緩一點,就能達成?
花個一兩個小時,坐下來告訴大家說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說就對了,大家一起討論, then?
兩組的融洽,另兩組的....  
當初的分組,種下了現在的果,其實或多或少大概也決定了影片的 Ending?
第一次的分組是上學期的話劇,
第二次,經驗讓我認識了某些人平常沒表現出來的一面,所以我在現在這一組
恩,融洽某方面來說是件壞事?使我 miss the chance 來磨練自己,與人相處這方面的能力?  哈哈,真是個好笑的問題,恩,請用英文 funny 來解釋好笑這兩個字
話劇到此
 
成大,台大?
我問了我媽的經驗,他說一半一半,這樣的人到處都有,或許成大的校風有些影響導致這樣的結果
態度
要持怎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態度,說到這,我把拔常常都在罵他們公司的人,還有包商......   罵人家做事的態度,效率,方法    嗯?其實大家學歷都很高壓,台大,成大,博士,碩士,留學回來的都有...
態度
恩,態度
 
無法理解其他地方的人在想什麼
恩,阿福舉了個維也納的例子
在 n 期以前的商周,就是在講這個,  壯遊
這樣的一個行為,其實從幾個世紀前就開始了,很多現在的高中生,畢業後是先到世界去到處走走,深入體驗不同的文化,沒錯,要深入體驗,絕對是走走,不是跟著旅行團撘遊覽車做火車這邊看完換下一個,因為這樣,發現原來人家跟課本上不一樣,跟新聞上不一樣,明明是同樣的新聞標題,大家所談與記者所報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恩,不過老師舉的例子,有很大的因素是歐洲很多國家都是相鄰的,不像美國或台灣這樣旁邊就是海,還有人家交通方便
話說,其實我也很想這樣做做,商周說,大家都應該要這樣,
美國,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反襯例子
 
 
政大附中 人 的 味道 ,
那天聽到阿福講這個,我笑了!
國中時候,每天放學,一定會看到兩行直行字,
今日你以大直為榮,明日大直以你為榮,然後中間貼的是榜單
看了三年,覺得這是很老的東西,過去的勉勵語句,其實還有點好笑
那天又想到
恩,這是在是個很抽象的感覺
 
昨天,有個很快樂的晚上,打從心底的笑~
恩,有些東西,比起相機忠實的紀錄下來,有更好的選擇
是的
以後的每個生日,我們都會陪你一起度過!
 

突然迸出

 
恩...
 
突然迸出的一些事情
 
昨天,九個人在吊帶褲
九個有些第一次見面的人坐在一塊,聊天、吃飯
聊呀聊~
聊到原來真的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打球打到手抽筋,位高權重責任輕
這樣的工作存在呢! 呵........ 世界是不公平的,我也想要
聊呀聊~
吃完飯,我妹要趕場,去補習班,認真拼基測?對照到當時的我,的確是認真
But....   作題目vs念課本   我不知道,以我個人,後者是比較令我接受的選擇
下下禮拜呀,加油團?可以做什麼,其實我也不知道,那天還去文昌宮....  不知道該說什麼.....
聊呀聊~
選組,哦!?這麼快就選囉? 一類。
那要做什麼?二類比較好,如果是經濟方面的話,什麼 XDD   
害我又迷糊了...............
 
急診室的春天,那天看一小段,護理課,還有什麼所以老師沒有走臨床的原因
醫龍,是最近正在播的日劇
醫局、教授,整個就是權力鬥爭,相較於先前的白色巨塔(日版),表現的更加殘酷與不齒
天哪!整個就是從頭黑暗到腳
年輕的菜鳥實習醫生,躲到廁所裡告訴自己要習慣、我要習慣
他不知道怎樣是對的,救別人,救自己,看似黑白兩道的分別,其實不然
朝田龍一郎,記得這是主角的名字,懷著自己堅定的信念,完全的衝擊原有的醫院生態
他沒有猶豫,他秉持著那不變的信條,毫不遲疑,卻同時位他帶來了絕大的危機
他是對的?或許把
意圖爭取教授一職的女主角,名字我忘了,年輕時只對護理長說的志願是,
我要改變醫局,既然要改變,就要從最高點作才有用,所以我要當教授
不知不覺,為了生存,同流合污,但未了拿到教授的位子,這是不得以的選擇?
動機良善,但為了那良善的目標,而採行不堪的手段,是對的?是錯的?
一切一切
衝擊著我的思想,不斷的突發情結,節奏明快的敘事,相較於同樣揭露白色巨塔的白色巨塔(日文版)
更頻繁、更強烈
 
所以,才推薦呀~
 
醫院,醫人的地方,面對的是人,是活生生跟自己無二樣的人
醫生,醫人的人,面對的是人,兩個無二樣的人,只因一方的腦袋中有著比較多的相關知識,關係立即不同
這樣的一個職業.................  anyway, whatever
 

五月第一個兩位數天

....打標題實在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常常我的內容會亂跑.....
 
今天的體育課,哈哈,我想這是必然的結果把,就算今天不會明天也是會的
一大堆話中,某人說他幹麻諷刺其他老師
恩,我不知道,我想到的是另一件事情
爆料文化,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個名詞,說台灣媒體的
其實大眾好像也有,恩,說不定是受到媒體影響的,也說不定其實是反過來大眾影響媒體的
原因不是重點
重點是有這樣的現象,在學校也是,聽老師爆料,好像很好玩!?
對不對?誰知道
某某說,這樣是OK的押! 
或許把
客觀的呈現才是妥當的把?
加入主觀意見的呈現,加上爆料台僅此一家,造成的結果就是......? 
然後就跟很久以前一樣...  然後,是誰的錯! 真是搞笑..........
 
職責?本業?
時間會證明一切,好俗的一句話唷,不過感覺用在這邊很對~
 
話說今天的公車司機竟然!!!!!
不一樣
害我很不舒服的說,加上灌了那杯奶茶.....
天哪
生平第一次會做公車想吐..............  司機先生我拜託你.........

陣雨天

 
今天是很不好的陣雨天
 
我一下公車,就開始下雨,哈,我是雨男XD
說實在的,下雨其實也沒啥不好,雨天的美術館,很漂亮呀,那有著雨點的水灘!
 
最最最後,咱來到了咖啡店,聊天,還為了安心的聊天,索性吃了晚餐XD
講了很多,全班
其實這篇的 MANIN IDEA 是,今天全班講了講,講到在場的、今天的組員
我們不認識XXX耶, 唔~~~~~~
好像漫畫的情結
結果突然
我們也不認識XXX耶
更像漫畫的情結了....................
還有
聽到了個問題,沒回答,因為淹沒在人聲中了,但是我記得。
 
 

問你的心把?

根據剛剛看到的回應,引言下了題目
 
問問你的心是怎麼想的把?這樣的動作可稱作"人性"?
心之所向即是人的本性,就是最自私也最原始的念頭,這是我的定義。
 
去年暑假,卡內基學了很多,恩,或是說見識很多!
很多東西早已隨著時間或不在意消失在記憶中了,不過,有三個很強烈的字語,我記得
三個不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恩,在講到這三項的時候,我們的講師,至今還記得他的名字,因為卡內基的方法
我們的講師說,這的確不容易做到,因為這不符合人性
不符合人性,但我們還要做,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做這樣的事情
現在我想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些什麼,中國傳統的禮教
恩,為什麼我們必須要這樣的強迫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呢?
有些人,不這樣,脫離了群體,沒錯,這邊答案就出來了,因為群體、團體
因為我們必須與其他人一同相處
好啦,到此,只是想說,[問問心把?],這句話,不適用於每一件事情,
但是到底適用於哪一件事情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
 
恩,樓下那篇文,無意間看到的
這樣對任何人都一樣的態度,實在令人敬佩,真的是敬佩,一個人怎能對所有人都做出同樣的事情,擺出同樣令人歡心的微笑,又不是機器人,看到人總是會有想法的把,恩,厲害!

轉:沒有愛

轉錄,節錄自某隱形看板
 
褚士瑩逍遙遊
                                                                        
沒有愛
                                                                               
從小我就是一個重情分的人,所以對於知恩不報,跟父母吃飯不搶著付錢,寫信不回,拜託醫生特別關照日後走在路上卻裝做不認識的病患家屬,不給畢業班學生E-mail地址的級任老師,或是在十字路口接受行人禮讓卻不道謝的駕駛,特別義憤填膺,明明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卻弄得自己一肚子氣,最近有讀者提醒我,其實人也分好幾種,有多情的,中情的,自然也有寡情的跟無情的,所以不用太介意,雖然這樣說有道理,但是總覺得必須節節敗退接受這樣的世界,難免有些哀傷。
                                                                               
每年情人節過後,總有收到巧克力的人卻苦惱的,也有因為沒有收到花束而傷心的,究竟
應該怎麼想人情這件事,確實有些困難。
                                                                               
最近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在緬甸遇見一位修行很高的三藏比丘,他除了因為學問很好之外,特別因為仁民愛物,連一隻叮咬他的蚊子都不忍心趕走,辦教育給附近窮人家的孩子,幫助佃農度過難關而受到敬重,受同行的一個朋友對於宗教很有興趣,便問那位比丘:『這輩子您所追求的目標,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的話,您會怎麼說呢?』
                                                                               
那位南國的出家人對這個外國人奇特的問題想了一下,然後微笑著說:
『如果我這生只能求一個成就,那我希望此生沒有愛。』
 
 
我這位朋友原先以為他必然聽錯了,結果再問一次,比丘還是說一樣的答案。
                                                                               
因為有愛,所以我們對於伴侶的忽略或不忠,感到無法忍受,對於愛人的分手或逝去,像是自己的一部分也跟著死去。但是沒有愛的話,我們又會如何?
因為愛,看到街頭無家可歸的遊民或流浪貓狗,我們覺得痛苦。                                                                         
也是因為愛,父母對自己親生的一對兒女,老師對班上的三十個學生,明明就有所偏心,但是被問起來卻打死也不願意承認,堅稱手心手背都是肉,對大家一視同仁。
                                                                               
如果沒有愛,就沒有遠近親疏的區分,自然就沒有失去眷戀事物的痛苦,也不會因為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而喜不自勝,沒有愛聽起來是一個多麼奇怪的目標,但是仔細想過卻是多麼真實。
                                                                               
『那麼對於佛陀的愛呢?』我這位朋友還緊追不捨,但是比丘已經不再開口回答。
當天晚上我想了很久,沒有愛不代表殘酷無情,也不是什麼都不愛,如果一定要說的話,或許更接近什麼都愛,德蕾莎修女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當一般人的情感自然趨近美麗的事物時,她卻連人見人怕的痲瘋病人,都有愛的能力。
                                                                               
出家的人離開家庭,並不代表著就不再愛父母家人,或是殘酷地斷絕與親人的往來,而是藉由距離,培養愛更多非親非故生命的能力,尤其是那些醜陋的,不被鍾愛的,甚至讓人畏懼的。
如果沒有愛,我的生活是否會更簡單?如果生意人沒有愛,是否更容易成功?如果修行人沒有愛,是否更能接近智慧?